严纯华院士:拔尖人才培养“等不得”也“急不得”,要尊重人才培养的规律,稳扎稳打 2024-10-17 生活 814℃ 0 10月12-13日,2024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年会在北京举办。本届论坛主题为“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”,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500位嘉宾代表现场参会。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,中国科学院院士,兰州大学原校长严纯华作题为《科教融汇赋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》的主旨报告 “在今天这样一个国际会议上,能够邀请全球的教育专家、教育从业者一起来讨论教育、科技和人才的话题,能够让全世界来共同参与,我觉得这就是一种开放,而这种开放实际上就是围绕着我们如何能够‘破局’”。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,中国科学院院士,兰州大学原校长严纯华在接受中国教育在线专访时表示,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,如果能够驾驭、利用这种变局,我们便能胜出。“要让全世界的人了解我们的所思所想,教育就是一个全世界共同的话题,具有战略性,也具有政治性、人民性”。 专访中,严纯华还就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,如何正确理解“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”和“推动教育高水平对外开放”,以及人工智能带来的科学范式转变等话题表达了观点。 中国教育在线: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《决定》指出,完善人才自主培养机制,加快建设国家高水平人才高地和吸引集聚平台。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,关键要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,厚植人才资源竞争优势。您如何理解“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”和“推动教育高水平对外开放”的关系? 严纯华:当下我们都在谈论人才。实际上,美国之所以在过去的百年历史中,能够取代欧洲,统领世界的科技,跟人才是分不开的。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最典型,全世界爱好和平的知识分子、科学家都汇聚到了北美。当下,这样一个新的历史时期,每个国家都在竞争人才资源。中国有人口基数,但是人才的比例还不高,人才汇聚的能力还在形成当中,于是必须加速,因为人才支撑的是未来。 人才的自主培养和人才的引进并不矛盾,全世界的人才都是稀贵的资源。在人才竞争中,光靠外部引才,是不可能胜出的。就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,“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”。中国人所需要的人才,应该是引进和培养相结合。在人才引进方面要进一步加大力度,在人才培养方面要做得实,做得深,把面做得更广。因为只有自己培养人才的能力提高,才可能真正满足全国的发展需求,这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。 人才自主培养的提升本身既有当下的能力,当下的条件,但更多的是当下的文化。现在大家都非常着急,这是一种迫切性,我觉得已经形成了非常高的共识。但人才培养是有自己的规律的。就像今天开始选种,首先你得有种子可选,然后要把种子种到地里,你首先要有地可种,然后这个地要有合适的温度、湿度、微生物、营养,有一个多元的供给体系,还需要有光。“土壤”本身或“土地”本身也需要培养和培育。 随后,种子成长的过程,包括哪块地种什么东西,也是有讲究的。就以我最熟悉的甘肃为例,甘肃定西的马铃薯为什么长得那么好?跟其土壤的构造、营养以及气候海拔等本身的条件是密切相关的。这些条件跟我们人才培养的一些条件是一样的。所以我认为,此事急不得,但也等不得。人才培养有它的规律,规律是不可突破的,但是我们可以加速。 刚才说迫切性已然提到了最高点,现在需要先改变文化氛围,包括对知识分子,对创造者、创新者的尊重,对他们的供给和供养。让他们有尊严,有体面的生活,以及组织上的信任;让他们在工作过程当中,在一定的目标驱动下,还能有一些“信马由缰”,敢于尝试,并且还要容错。我们需要更多包容性,需要稳扎稳打。 中国教育在线:认识到人才重要性和急迫性的同时,尊重人才培养的规律,同时给予一定的制度支持。 严纯华:对,现在国家就是这么做的。 中国教育在线:拔尖人才是人才资源中最关键、最稀缺的资源,是推动科技创新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中流砥柱。您的报告主题也是围绕“科教融汇赋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”展开,对于如何培养拔尖人才,您有何建议? 严纯华:拔尖人才培养肯定不是统一的标准,统一的类型。假如我们把鱼和猫放在一起,用爬树作为标准的话,鱼活都活不下去,而假如让他们游泳的话,猫又活不下去。当然这是一个粗浅的比喻。对于拔尖人才来说,每个人一定有他的专长,有的人逻辑思维强,有的人形象思维强,有的人语言能力强。 因此,在特定的领域和特定的需求下,首先要分析学生今后成长的适应面,再归纳出他所需要的知识。比如美国开展的整合科学,是一种跨学科的教育模式,以问题为驱动,将所需要的知识进行重构、整合。对于我们的拔尖人才来说也是如此。第一,要分析学生本身的能力和特长,第二,结合他的理想以及国家、行业的需求,从需求导向对学生的知识和实践能力加以培养。 这就对我们的大学提出了更高要求。一些综合性的院校,可能就要根据自己的特点,把拔尖人才培养驱动的一些知识的重构,以及知识的传授和知识的创造来重新考虑。到现在为止,全世界没有一所大学,敢说自己已经完成了这一步,都在不断尝试。可以说,谁能够走在前面,那一定是一所好大学。未来的好大学,一定是具有不同特色的大学,绝不会“千校一面”。严纯华院士接受中国教育在线专访 中国教育在线:有观点认为,今年的诺贝尔奖是人工智能的胜利,或者说今年的3个理科诺贝尔奖预示着科学的范式转变已经来临。对此您怎么看? 严纯华:我觉得诺贝尔奖其实是带给人们一些启发。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和化学奖,恰好都颁给了与人工智能和数据分析、应用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。启发就是,在研究的范式上是不是有了一种新的方式?这种方式就是通过机器的学习,通过数据的整理,通过人工对算法的规范,以及人工对于伦理的限制,使得计算机能够把过去一些靠数据的推导和推理,靠事实的整理归纳总结,然后基于概率和统计分析,给出一个最大可能的路径。这一定将对我们今后的科学研究和今后的教育产生巨大的影响。 四十多年前我们上大学的时候,谁要是有一个能够算加减乘除的计算器就是先进。我们大学毕业的时候,谁要是有一个可以用basic来编程的小的计算机,就已经非常先进。到我们研究生的时候,已经能够用不同的软件和系统,通过不同的逻辑关系和不同的规则的编程让计算机响应,进行数据推演,并且进行总结。这样的一个发展过程一下子就加速了。我们过去是在“故纸堆”当中研究,谁能把古籍古典看得越多,记得越牢,用自己的系统来加以整理和总结得越深刻,那他一定是个大师或大家。而现在,大师们百年前的这些工作,可能机器就能做了。 对于我们学化学的人来说,化学合成设计,合成过程,合成过程的优化,下一代如果沿用我们这一代的研究思路,可能就没活了,可能会被取代。这就是人工智能对我们每一个人形成的冲击。这样的冲击躲是躲不过的,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,我们必须去主动应变,去驾驭它。未来已来,先去理解,并且不断学习,千万人的尝试、实践,就能够形成一个大规模的趋势。 上一篇 这种交通标识出现在北京街头3年了,仍有很多人不认识 下一篇 河南商丘一学校学生被同学打伤,教体局:已介入调查 相关推荐 全等深四微曲屏!OPPO Reno13 Pro图赏 交管12123、学信网等服务已在原生鸿蒙可用 应用市场搜索一步直达! 快船首发全员在场赢30分!防守托底悄然接近西部前四 五虎齐发威力惊人 多地网友给殴打小学生副所长寄锦旗?店铺:确实比较多 NBA状元加盟广东,辽宁大外推迟抵达!3人试训同曦,赵睿参加合练_外援_尔茨_江苏 “订购”黄金无法提取 福建一珠宝公司门店关闭 警方:涉嫌违法犯罪,立案侦查
10月12-13日,2024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年会在北京举办。本届论坛主题为“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”,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500位嘉宾代表现场参会。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,中国科学院院士,兰州大学原校长严纯华作题为《科教融汇赋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》的主旨报告 “在今天这样一个国际会议上,能够邀请全球的教育专家、教育从业者一起来讨论教育、科技和人才的话题,能够让全世界来共同参与,我觉得这就是一种开放,而这种开放实际上就是围绕着我们如何能够‘破局’”。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,中国科学院院士,兰州大学原校长严纯华在接受中国教育在线专访时表示,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,如果能够驾驭、利用这种变局,我们便能胜出。“要让全世界的人了解我们的所思所想,教育就是一个全世界共同的话题,具有战略性,也具有政治性、人民性”。 专访中,严纯华还就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,如何正确理解“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”和“推动教育高水平对外开放”,以及人工智能带来的科学范式转变等话题表达了观点。 中国教育在线: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《决定》指出,完善人才自主培养机制,加快建设国家高水平人才高地和吸引集聚平台。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,关键要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,厚植人才资源竞争优势。您如何理解“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”和“推动教育高水平对外开放”的关系? 严纯华:当下我们都在谈论人才。实际上,美国之所以在过去的百年历史中,能够取代欧洲,统领世界的科技,跟人才是分不开的。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最典型,全世界爱好和平的知识分子、科学家都汇聚到了北美。当下,这样一个新的历史时期,每个国家都在竞争人才资源。中国有人口基数,但是人才的比例还不高,人才汇聚的能力还在形成当中,于是必须加速,因为人才支撑的是未来。 人才的自主培养和人才的引进并不矛盾,全世界的人才都是稀贵的资源。在人才竞争中,光靠外部引才,是不可能胜出的。就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,“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”。中国人所需要的人才,应该是引进和培养相结合。在人才引进方面要进一步加大力度,在人才培养方面要做得实,做得深,把面做得更广。因为只有自己培养人才的能力提高,才可能真正满足全国的发展需求,这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。 人才自主培养的提升本身既有当下的能力,当下的条件,但更多的是当下的文化。现在大家都非常着急,这是一种迫切性,我觉得已经形成了非常高的共识。但人才培养是有自己的规律的。就像今天开始选种,首先你得有种子可选,然后要把种子种到地里,你首先要有地可种,然后这个地要有合适的温度、湿度、微生物、营养,有一个多元的供给体系,还需要有光。“土壤”本身或“土地”本身也需要培养和培育。 随后,种子成长的过程,包括哪块地种什么东西,也是有讲究的。就以我最熟悉的甘肃为例,甘肃定西的马铃薯为什么长得那么好?跟其土壤的构造、营养以及气候海拔等本身的条件是密切相关的。这些条件跟我们人才培养的一些条件是一样的。所以我认为,此事急不得,但也等不得。人才培养有它的规律,规律是不可突破的,但是我们可以加速。 刚才说迫切性已然提到了最高点,现在需要先改变文化氛围,包括对知识分子,对创造者、创新者的尊重,对他们的供给和供养。让他们有尊严,有体面的生活,以及组织上的信任;让他们在工作过程当中,在一定的目标驱动下,还能有一些“信马由缰”,敢于尝试,并且还要容错。我们需要更多包容性,需要稳扎稳打。 中国教育在线:认识到人才重要性和急迫性的同时,尊重人才培养的规律,同时给予一定的制度支持。 严纯华:对,现在国家就是这么做的。 中国教育在线:拔尖人才是人才资源中最关键、最稀缺的资源,是推动科技创新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中流砥柱。您的报告主题也是围绕“科教融汇赋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”展开,对于如何培养拔尖人才,您有何建议? 严纯华:拔尖人才培养肯定不是统一的标准,统一的类型。假如我们把鱼和猫放在一起,用爬树作为标准的话,鱼活都活不下去,而假如让他们游泳的话,猫又活不下去。当然这是一个粗浅的比喻。对于拔尖人才来说,每个人一定有他的专长,有的人逻辑思维强,有的人形象思维强,有的人语言能力强。 因此,在特定的领域和特定的需求下,首先要分析学生今后成长的适应面,再归纳出他所需要的知识。比如美国开展的整合科学,是一种跨学科的教育模式,以问题为驱动,将所需要的知识进行重构、整合。对于我们的拔尖人才来说也是如此。第一,要分析学生本身的能力和特长,第二,结合他的理想以及国家、行业的需求,从需求导向对学生的知识和实践能力加以培养。 这就对我们的大学提出了更高要求。一些综合性的院校,可能就要根据自己的特点,把拔尖人才培养驱动的一些知识的重构,以及知识的传授和知识的创造来重新考虑。到现在为止,全世界没有一所大学,敢说自己已经完成了这一步,都在不断尝试。可以说,谁能够走在前面,那一定是一所好大学。未来的好大学,一定是具有不同特色的大学,绝不会“千校一面”。严纯华院士接受中国教育在线专访 中国教育在线:有观点认为,今年的诺贝尔奖是人工智能的胜利,或者说今年的3个理科诺贝尔奖预示着科学的范式转变已经来临。对此您怎么看? 严纯华:我觉得诺贝尔奖其实是带给人们一些启发。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和化学奖,恰好都颁给了与人工智能和数据分析、应用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。启发就是,在研究的范式上是不是有了一种新的方式?这种方式就是通过机器的学习,通过数据的整理,通过人工对算法的规范,以及人工对于伦理的限制,使得计算机能够把过去一些靠数据的推导和推理,靠事实的整理归纳总结,然后基于概率和统计分析,给出一个最大可能的路径。这一定将对我们今后的科学研究和今后的教育产生巨大的影响。 四十多年前我们上大学的时候,谁要是有一个能够算加减乘除的计算器就是先进。我们大学毕业的时候,谁要是有一个可以用basic来编程的小的计算机,就已经非常先进。到我们研究生的时候,已经能够用不同的软件和系统,通过不同的逻辑关系和不同的规则的编程让计算机响应,进行数据推演,并且进行总结。这样的一个发展过程一下子就加速了。我们过去是在“故纸堆”当中研究,谁能把古籍古典看得越多,记得越牢,用自己的系统来加以整理和总结得越深刻,那他一定是个大师或大家。而现在,大师们百年前的这些工作,可能机器就能做了。 对于我们学化学的人来说,化学合成设计,合成过程,合成过程的优化,下一代如果沿用我们这一代的研究思路,可能就没活了,可能会被取代。这就是人工智能对我们每一个人形成的冲击。这样的冲击躲是躲不过的,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,我们必须去主动应变,去驾驭它。未来已来,先去理解,并且不断学习,千万人的尝试、实践,就能够形成一个大规模的趋势。